Healthy Seed
2歲半小朋友打人大叫掉野

2至3歲

Healthy Seed收藏

分享

Healthy Seed

Pooh

小朋友男仔2歲半,經常大叫,又掉野,同打人。例如: 佢玩玩具時忽然自己唔知咩原因發忟憎同大叫又掉玩具,我出聲叫佢唔好掉玩具同大叫,佢就會打人。

2歲半小朋友打人大叫掉野

慈慧幼苗專家團隊

解答日期:14.05.2018

一般來說,當孩子的需求未獲得滿足時,很可能會出現發脾氣大叫、扔東西甚至打人的情況,家長宜找出他發脾氣背後的原因,再對症下藥,例如:在玩耍過程中遇到不如意的事?他想有人陪伴玩耍?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曾用這些行為成功地滿足自己的需求,他會認為這些方法「有效」,從而加強這些行為。要處理這些行為,家長應從兩方面入手:1. 當下處理、2. 長期教育。

 

1. 當下處理:

1.1不即時滿足:如果孩子懂得用上述的不當行為作為滿足需求的策略,而家長又會因此而去滿足他,他就會屢試不爽,因此,家長應避免因這些行為而即時滿足他的需要。

 

1.2 確保安全:當孩子的需要不被滿足時,他的行為有可能會升級,例如由起初的大叫到後來的打人或打自己等,在此情況下,家長必須確保孩子的安全。當孩子情緒激動想打人時,家長可以抱住他,並與他一起做些冷靜自己的動作,例如深呼吸或數數。家長亦可以用說話替孩子說出感受,幫助他表達情緒。

 

2. 長期教育:

2.1 學習表達:當孩子情緒較平穩時,家長可以引導他學習如何正確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家長可以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作為示範,例如用簡單的說話說出自己的需要,讓兒子模仿和學習。

 

2.2 適當宣泄:家長平日可以多帶孩子去公園玩,跑跑跳跳,或運用繪畫的方式讓他表達自己的心情,或透過一起閱讀有關情緒的圖書,學習表達情緒的方法。過程中讓孩子適當地宣泄自己的情緒。

 

2.3 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的主要學習對象,家長如何面對和處理自己的情緒,都會直接影響子女的行為。如果家長很容易把平日的壓力和不滿發泄在孩子或別人身上,或一看到孩子的不當行為便大發雷霆,孩子就會有樣學樣,因此家長必須以身作則。

附件檔案 12.5 MB

最新解答問題

Healthy 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