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一位好姊妹邀請我和幾位朋友到她家中,試試她的廚藝,我當然樂意至極。
當晚我們一邊用餐,一邊閒話家常,但席間眼見好姊妹不斷向她兩歲的兒子餵飯,手忙腳亂,自己沒有吃飯之餘,更沒有參與我們的話題。
朋友甲笑言:「以前我都是這樣餵飯給女兒吃,讓她吃完後,我便可以快手執拾碗筷。」
朋友乙看不過眼地說:「你只顧餵兒子吃飯是不行的,有時都要讓他自行進食呀,否則他只會依賴你,缺乏自理能力呢!」
朋友丙和應:「我都同意朋友乙的說法,孩子是不可以寵壞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好姊妹只是默不作聲,似乎有口難言,繼續埋首餵她的寶貝兒子吃飯,而我眼見好姊妹們的激烈討論,心想暫且避免再加入她們的對話好了,先好好享受好姊妹為我們準備的美食,於當晚再與好姊妹直接通電詳細傾談。
解說
父母要明白愛孩子、對孩子好,並不是凡事為他們代勞。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做不到,而是父母不願意放手。正如個案中的媽媽因為擔心孩子吃飯時會弄髒衣服,甚至把飯菜弄得到處都是,於是乾脆給孩子餵飯,避免增添善後的清潔工作。然而,這樣做無形中卻大大剝奪了孩子自我動手學習和實踐的機會。
孩子年紀尚小,父母需要多包容和接納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不完美,同時要明白孩子使用餐具時動作上的不成熟或把食物吃得「天一半、地一半」是學習進食過程中必經的階段。
父母可以嘗試在孩子進餐前先做好預備,例如:在孩子餐椅下先鋪上枱布、讓孩子穿上圍兜。即使孩子在過程中吃得滿地都是,地上已經鋪有枱布,減少清潔上的麻煩;再者,孩子身上穿上圍兜,父母也不用擔心進食時會弄髒衣服。
父母要學習在適當時候放手,放心讓孩子學習,並給予孩子練習的機會。同時,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時間久了,孩子自然越吃越好,父母也可以輕輕鬆鬆的吃一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