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Seed
人人期望可達到孩子的快樂可比天高?

人人期望可達到孩子的快樂可比天高?收藏

人人期望可達到孩子的快樂可比天高?分享

家庭關係 | 2至3歲,3至6歲

合作伙伴朱子穎校長提供

人人期望可達到孩子的快樂可比天高?

06.06.2019

無論你是「叮噹」或是「多啦A夢」的年代,這齣刻骨銘心、刻畫人心的卡通片,屬於每一個年代的你都應該看過。它的粤語主題曲有一句很好的歌詞:「人人期望可達到,我的快樂比天高。」這句歌詞烙印在近乎每一個香港人的心中,所以我們會記著對未來有盼望和憧憬時,可以朝向這目標努力,最終努力總會有所回報。

 

香港人這種不屈不撓、努力面前的獅子山精神,以及認為「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想法,在我們這一代,甚至上一代父母,都不難理解,因為不同歌曲的歌詞都會提及,打工仔只要付出努力,學生只要努力温習,必定有相應的回報。這種期望或想法會隨著我們成為父母或老師,都會想放在我們的子女或學生身上的期望。

 

父母對子女的期望

父母在日常與子女相處,會有很多不同的「期望」,例如期望子女可以在五分鐘內刷牙洗臉,十五分鐘內吃完午餐,三十五分鐘做完功課,六十分鐘完成温習。這些期望,會把子女的日常生活、作息、學習等放在二十四小時的時間表內,按父母的期望去執行。能完成父母期望的孩子,當然就是父母口中的好孩子,「快樂比天高」的當然是完美地管理好孩子作息的父母。

 

上述所形容的,都是父母期望子女可以完成的,但這些期望在管理上會否出現一些問題?你會否對子女期望過高或太低?甚或父母的期望與子女能力有落差時,作為父母會以甚麼心態處理?認為子女不合作?認為子女是壞孩子?這都只因孩子不能在五分鐘內完成刷牙、在三十五分鐘內不能完成功課而已,這些都是父母設下的期望,好多時不是孩子自己的期望。孩子未能達到父母的期望,可能因為孩子在面對自身的情緒、學習能力、當刻情感等其他因素所影響,好多時未必是因為「不合作」。作為父母及成人照顧者,我們能否管理孩子作息生活的同時,可以讓孩子們了解「期望」背後的原因?

 

子女對父母的期望

當然這句歌詞中的「期望」和「快樂」,是給予「人人」,父母及子女也應有份的。作為子女及學生,他們會期望父母、老師可以給予適切的支援及關心。這種期望在步伐急促的香港,作為父母,你可能會有自己的工作或忙碌,子女期望我們可以花多些時間陪伴,例如週末一起到公園玩等,但我們作為父母又可否真的做到?作為老師,學生期望我們每節課堂有充足的準備、預備有趣的課堂活動,但在忙碌的教學生活中,老師又可否滿足到學生和家長的期望?

 

總結而言,不同的「人人」在自身「期望」是可以管理的,只要多些溝通,多些了解對方的需要及難處,再調整自己的期望,把自己的本份做到最好,無論你的角色是家長、父母、學生或子女,只要用愛與人相處,我們自然可以做到每個人的快樂比天高。

 

 

朱子穎校長簡介:

致力為教育注入創新元素,善用先進科技培育新一代,喜歡突破傳統。2003年,在當時的香港教育學院畢業,隨即投身教育界,並於任教之學校推動「電子書包」計劃,深受學生歡迎;於2009年取得香港中文大學資訊科技教育應用文學碩士學位,並於2011年轉往香港教育學院賽馬會小學任職。

2013年,出任浸信會天虹小學校長,在校內推動連串改革,包括革新考試為本的課程導向,並為學校引進創新思維及科技,成功令入讀該校的人數,在短短五年間,由6班躍升至22班,扭轉學校瀕臨關閉的命運。 2018年,出任大埔德萃小學及九龍德萃小學總校長,繼續推廣電子學習及創新教育;並積極在社區推動創新科技,過去多年曾主講超過300場相關講座,亦先後四次獲選為「Microsoft卓越教師計劃」的最傑出教師(分別為2008年、2011年、2012年及2013年),於2010年在「Microsoft電子教學最佳應用比賽」中,獲得「香港創意教師」及「教師中的教師」奬項;在2018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青。

 

© 2019 Healthy Seed Limited

 

 

Healthy 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