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級奶爸》第五集中,三位年幼的姊弟對媽媽(許太)非常「黐身」,許太每次外出,三姊弟便會陷入情緒失控的狀態,哭泣聲不絕於耳。面對子女的不當行為,許太似乎沒有很大的動力和決心去改善,亦沒有堅持運用所學的方法,以致成效不如理想。其實,沒有一套絕對的育兒方法,如果家長不能堅持地執行,只會事倍功半,影響成效。
這集的三位小主角,分別是四歲半的孖女和二十個月大的幼子,他們不欲與媽媽分離,儘管許太只是外出五分鐘,他們都會情緒失控,大哭大鬧,更可以用「震耳欲聾」來形容,情況嚴重,許太更投訴沒有私人空間。
就這三姊弟的情況,我們建議許太採用「預早協定」的方法來加強三姊弟與媽媽分離時的心理準備,另外於分析分離的情況後,我們提醒許太減少與子女分離時的猶豫不定態度。但就許太的說法及形容困擾的狀態,令我覺得三姊弟的不當行為對她的困擾可能不算嚴重,某程度我甚至覺得許太或許有點享受被子女需要的感覺。
當許太第一次執行我們教授的「預早協定」,與子女分離後,我當時留在房間內紀錄三姊弟的哭鬧時間,最長的是二妹,用了九分鐘時間來穩定情緒。由此可見,小朋友其實可以在短時間內冷靜,只是媽媽「以為」他們哭鬧情況很嚴重。而這紀錄亦有助許太真實了解情況及檢視進度,可惜許太並沒有持續紀錄。經過一段「實習」期,三姊弟的分離狀況雖然有所改善,但成效較起伏,二女甚至轉為每兩分鐘打電話給媽媽。許太雖然人在街上,但仍會接聽電話,並沒有堅決處理。可能會問「如果唔聽電話,佢係屋企有咩事,點算好?」對,安全的考慮是很合理的。因此,首先,小朋友當然不能獨留家中,若然家中有其他照顧者,建議可讓他們保管好電話,如有要事才致電,以減少小朋友以另一種方式連繫家長,阻礙他們適應分離。
有時,家長在處理兒童的不當行為前,首先要問自己「到底這個行為有咩困擾?」、「自己如何改善?」、「自己有多少動力去改變?」家長要清楚了解目標,時刻檢視和靈活地運用策略技巧,才可以達至理想的管教效果。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黃家嘉提供
© 2017 Healthy 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