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從呱呱落地收取親友第一封利是開始,便與金錢的運用產生了關係。過去在理財教育上,較少人提及人生不同的階段中,都有符合其理財能力架構可以作參考。換句易一點理解的說話,便像上學一樣,幼稚園、小學、中學、在職、壯年及老年,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中,每個人都應該因應其發展階段的需要,而學習相關鍵的理財能力。(資料來源: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香港理財能力架構2019》)
科技進步,實體與無形的金錢交易與我們每個年齡層都扯上密切的關係,及早學習理財智識和尋找幫助個人作出有根據和負責任的財務決定之資訊,是每一位每天與金錢發生關係的人應該具備的通識能力。本文試就家長如何透過利是錢的運用,說明幼齡兒童如何具系統性地學習理財教育。
三大方面 培育幼兒理財
培育學前兒童理財能力,最主要先從態度、動機及行為三個方面著手,隨著孩子認知和理解抽象事物提高時,我們便可以灌輸理財知識及技能等共四個範疇的理財知識予孩子學習。
首先就「態度」而言:作為家長,我們有責任向孩子解釋當收到親友給予利是時要存感激的心,並願意將部份金錢與有需要的人分享快樂。換作現實環境,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成人是靠自己努力、盡責任每天上班賺取金錢;基於愛護,將部份儲下來的金錢予孩子們或長輩作利是之用。「派利是」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主要是愛的延續,收到利是不是必然的。故此當收到別人贈予時,要有禮及感恩地回:「謝謝!」提點孩子不要向別的成人索取,不給予利是成人的選擇,例如:鄰居的長者,由於他們未必有賺取收入的能力。
家長們也要趁此機會鼓勵孩子將愛延續,將他們收取的利是,在儲蓄、購物以外撥出大家協商好的金錢作慈善公益用途。當中可以是每星期主動買旗作捐獻、學校慈善公益日、教會每星期的奉獻等……能從小建立與人分享時感到快樂的心,孩子在金錢上的應用便能在滿足個人需要的同時,也為建設社會而付出一分力。
至於培養孩子的「動機」這一個理財能力,家長可以從認識金錢開始,與二及三歲幼兒教授辨別金錢的稱謂,而四至六歲的兒童,可以參與換算真實貨幣的遊戲,不要因為懼怕金錢骯髒而拒絕讓孩子接觸貨幣,只要好好解釋不放入口、接觸後要洗手,孩子便對用貨幣購買東西可以及早建立概念。當然在利是錢中,一般以紙幣為多,是故家長待孩子認識了金錢後,可以帶孩子到超市、玩具店、街市或雜貨店等……認識日常所接觸的物品所屬何價,以及開始予孩子零用的概念,例如:每天上學前給予一至兩元放進錢箱裡,甚至可以視像化將金錢放入三個不同的箱子裡,一個是儲蓄,爸媽會代入銀行;另一個是可以予爸媽商量後買自己喜歡的健康小吃、蛋糕或買水果予長輩之用;最後一個箱子便是做慈善的用途。家長甚至可以與孩子一面瀏覽網頁,查看慈善機構的工作及服務對象是否符合捐獻的準則。總結,只有讓孩子明白金錢與現實生活相連接的關係,孩子才會對理財有動機。
最後教導年幼孩子的理財能力,便是在處理金錢上的「行為」。對孩子而言,螞蟻儲糧、蜜蜂採花蜜的故事,都可以類及成儲蓄的好習慣。由於幼兒可消費的不多,家長可以先將利是錢分成兩大份,一份是儲蓄,另一份是孩子消費及捐獻之用。儲蓄的用途可以解釋為將來小學購買電腦之用、參與學校海外交流的費用,甚至日後唸大學費用等……在儲蓄時,也要順道教導孩子看管個人財物的重要,如親友予他們的利是,宜立即放在小背包,拉好拉鏈,又或請爸媽代管理。回到家中找一個安全的小抽屜妥善放好財物,孩子在這個功課中要體會到保護自己財物之時,也要明白對別人物品中「拿取」與「借用」的概念。對於不是自己的物品絕不取用,有需要用的必須培養向人提出請求及獲准時才取用。家長要帶領孩子明白對於別人財物的尊重及個人財物的保護滲入清晰合乎社會標準要求的概念。
至於孩子可以用來購買自己心儀的食物或禮品時,家長宜先訂下準則,以「一」為衡量標準,即只要家中有一個同類型的物品便不宜再購買,在購買時也要貨比三家,找三個地方格價,不作衝動式消費。
總結利是錢對孩子得來太易且數目較大,家長宜在新年前便開始與孩子協商該儲及該用的錢,甚至只花十分一,十分一作捐獻,其餘儲錢也是可以的。金錢的運用與物慾有直接的關係,從小讓孩子體會由自己辛勞儲下來的金錢,只購買簡單又實用的物品或玩具,持之以恆,相信孩子會視妥善理財為生活的一部份,在成長過程中享受理財帶來的寫意生活。
以上資料由香港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及滙豐青年理財師計劃督導王美玲姑娘提供
© 2020 Healthy Seed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