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Seed
小朋友有分離焦慮症?幼兒分離焦慮的症狀及處理方法

小朋友有分離焦慮症?幼兒分離焦慮的症狀及處理方法收藏

小朋友有分離焦慮症?幼兒分離焦慮的症狀及處理方法分享

成長學習 | 0至12個月,1至2歲,2至3歲

小朋友有分離焦慮症?幼兒分離焦慮的症狀及處理方法

05.08.2024

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許因為面對人生轉變而感到不安,例如第一次上學。其實小朋友面對轉變時感到不安是正常的情況,但如果小朋友每當父母離開便感到焦慮,甚至不願上課,便可能患上分離焦慮症。分離焦慮症是什麼?幼兒分離焦慮有什麼症狀和成因?家長如何有效處理幼兒分離焦慮呢?

 

什麼是分離焦慮症? 幼兒分離焦慮症有什麼症狀?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於幼兒期間出現屬正常現象。通常在嬰兒期(大約 6 至 12 個月之間)會出現,正常的情況下,分離焦慮的表現會持續到 3 歲左右,然後逐漸改善 [1]。如果分離焦慮問題隨着小朋友長大而沒有改善的話,代表小朋友可能患上分離焦慮症。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簡稱 SAD)是一種常見的幼兒焦慮症,主要特徵是離開依附對象(父母或照顧者)時感到過分焦慮和恐懼。幼兒分離焦慮症狀普遍在小朋友面對環境轉變時出現,例如:第一次上學、長假期過後等。幼兒分離焦慮症的常見症狀包括:

 

不肯獨自睡覺

與家人離別時過分焦慮

過分擔心家人的安全

不願上學

分離時感到腹痛、頭痛或身體不適

肌肉酸痛或緊張

與父母或照顧者分離時感到恐慌或發脾氣 [2]

 

小朋友分離焦慮症的成因是什麼?

小朋友患上分離焦慮症的成因因人而異,但一般可分為內在和外在因素。在基因方面,由於焦慮症會令腦部化學傳遞物質失調,從而有機會遺傳給下一代,如果父母曾患有焦慮症,會增加子女的患病風險。除了內在因素,小朋友會因為外在環境而患上分離焦慮症。生活中的各種環境轉變,例如:搬家、轉校、甚至父母離異等,都會為小朋友帶來不少心理壓力,如果小孩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又未能馬上處理負面情緒的話,亦會增加患上分離焦慮症的機會 [3]

 

幼兒分離焦慮有什麼處理方法?

如果小朋友患上嚴重分離焦慮症,會影響日常生活,甚至日後的社交及學習能力。幼兒分離焦慮處理方法很多,家長應及時處理,避免影響孩子的長遠發展。家長要多留意自己對孩子的態度,並多陪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鼓勵他們,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首先,離開小朋友前可以幫他們做好心理準備,例如:開學前可以向孩子解釋上學的概念,並強調只是與父母短暫分離,不久之後會再次現身,這有助減低道別時的不安感。

 

離開子女時,建議保持溫柔而堅定的態度和孩子道別,當小朋友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症的症狀,不應花太長時間安撫情緒,以免延長孩子的適應時間。道別的時候,家長謹記說「再見」,並在約定時間或之前回來。如家長能兌現承諾,便可以與子女建立互信的基礎。

 

家長可以從日常生活為孩子建立更多安全感,例如:訂立生活常規,為孩子制定生活規律,讓孩子掌握生活節奏,從而慢慢習慣每天暫時離開父母的時間。有規律的生活有助孩子提升安全感,鼓勵他們更積極地應對生活中的改變。

 

了解孩子的情緒 慢慢建立安全感

面對環境的轉變,小朋友在父母的指導下才可以正面地處理自己的情緒。若發現小朋友患上分離焦慮症,父母應避免過分擔心,要嘗試了解及體諒子女的情緒。透過了解幼兒分離焦慮的症狀和處理方法,父母可以從日常生活著手,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為子女慢慢建立安全感,讓小朋友勇於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想知道更多育兒資訊,歡迎瀏覽慈慧幼苗的網站。

 

參考資料

1.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60793/#:~:text=Separation%20anxiety%20disorder%20(SAD)%20is,separation%20from%20an%20attachment%20figure. 

 

2.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in Children | Stanford Medicine Children's Health

https://www.stanfordchildrens.org/en/topic/default?id=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in-children-90-P02582 

 

3.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Causes | Medical News

https://www.news-medical.net/health/Separation-Anxiety-Disorder-Causes.aspx

 

© 2024 Healthy Seed

 

Healthy 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