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Seed
【成長發展】心理學家提供   3 + 3 方法助孩子面對困境

【成長發展】心理學家提供   3 + 3 方法助孩子面對困境收藏

【成長發展】心理學家提供   3 + 3 方法助孩子面對困境分享

成長學習 | 1至2歲,2至3歲,3至6歲

合作伙伴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香港衞生署認可臨床心理學家名冊會員陳潔冰提供

【成長發展】心理學家提供 3 + 3 方法助孩子面對困境

04.05.2021

同一件事情,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想法及所衍生的情緒,正如早前不少人討論應否使用兒童醫院外的遊樂場,有家長指病童透過玻璃觀看其他小朋友在遊樂場遊玩會產生負面情緒,但亦有家長覺得反而可激勵病童樂觀及積極面對病情。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香港衞生署認可臨床心理學家名冊會員陳潔冰解釋,每個人有不同性格,面對困境產生負面情緒是人之常情,沒有對錯之分,所以家長不應否定孩子的負面情緒,最重要是引導孩子採用合適的應對及學習紓緩情緒的方法,加上家長身體力行應對情緒,有助孩子建構快樂和豐富的人生。

 

接納不同情緒

不少家長重視培養子女正面、樂觀的性格,不想他們出現負面情緒。雖然這些家長的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希望子女快樂無憂,但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本質,總會面對順境和逆境,以及包含不同情緒在內,並非只有正面和負面的兩極化的情緒;加上每個人的思想、情緒、身體反應及應對行動都是環環相扣,從而構成人生不同的經歷,所以家長應教導孩子遇到困境和挑戰時,採用合適的應對方法,以及學懂紓緩當刻的情緒才最重要。例如:孩子正想玩玩具車時,被其他孩子搶走,當刻感到憤怒是很自然的情緒反應,亦難以立即變得開心,家長教他們與其他孩子分享玩具或以其他玩具取代等應對方法,從中解決困難,會更為合適。

 

3大範疇觸發情緒

五、六歲的孩子在生活體驗上開始有所變化,所接觸的人和事相比以前更為廣闊,同時要學習更多新技能和新知識,以及面對新的挑戰和困難,從而掀起一些情緒。

自身方面:這階段的孩子需要學習很多技能,卻未必能一時之間做到或做好,例如:所寫的字體不工整、默書時不記得怎樣寫、右腳穿入左腳的鞋子內、穿衣服時弄得衣衫不整,又或踢波時總是踢不到等。

 

社交方面:孩子在學校或公園等地方接觸不同的人,增加與人溝通的機會,當中可能會受到其他人的負面批評,例如:被其他小朋友取笑自己肥胖、矮小或玩遊戲不精等。孩子與別人互動多了,經歷的情緒也豐富了。

 

升學方面:孩子升上小學後要遵守很多規矩,承擔更多責任、面對更多期望等,而這些轉變是壓力的來源,容易令他們產生負面情緒。

 

3大家長處理基本功

當孩子面對上述或其他逆境而出現情緒時,作為家長可有以下三項自身的基本功幫助孩子。

1.     孩子的觀察力很強,亦能感應到家長喜怒哀樂的情緒,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冷靜地處理自己的情緒,作為孩子的學習榜樣。

2.     家長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保持良好的親子溝通尤為重要。假如孩子面對困難時,能放心向家長傾訴,亦願意接受家長的教導,這樣家長引導孩子處理情緒更能得心應手。

3.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期望和反應,是孩子面對壓力和出現負面情緒的其中一個源頭所在,例如家長要求孩子寫字要工整、默書要高分、有好的自理能力等。家長要有所反省,了解及接納孩子有不同能力,讓他們跟隨自己的步伐慢慢學習和成長;當孩子遇到一些社交難題時,亦要幫助他們拆解困局,以及引導和幫助孩子過度一些重大的轉變。

 

3大正確應對情緒的方法

當孩子面對不同困境時,連帶產生負面情緒,家長宜引導孩子擴闊或轉換思考角度,避免執着於當刻的情緒及不斷「鑽牛角尖」。例如孩子放學回家後一定要吃雪糕,誰不知被弟弟吃了,於是感到很憤怒,這時家長可告訴孩子用其他食物取代,或了解弟弟吃雪糕的原因等。家長要讓年幼的子女逐步嘗試採用不同的應對方法,令他們有所體會,例如兩兄弟爭玩具,年幼的孩子未必懂得禮讓,家長可嘗試讓他們搶玩具或輪流玩玩具的方法,試試哪一種方法較好,繼而進一步易地而處地思考。

 

家長要讓孩子覺知和簡單區分自己的情緒,並學懂將情緒標籤成適合的詞彙。年幼的孩子的情緒相比成人簡單,主要是快樂、傷心、害怕和憤怒的四大基本情緒,有些孩子尚未學懂用詞彙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只知道當刻的心情如下雨或火燒般,所以當孩子表示自己不開心時,家長不妨向他們提問是否感到害怕、傷心或憤怒等情緒,從而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及了解自己的狀態;如孩子的思維及言語發展較好時,嘗試引導他們學習更多情緒的詞彙,例如失望、苦惱等。

 

當孩子察覺自己的情緒後,便要學懂紓緩當刻高漲的情緒,例如喝一杯果汁、抱抱洋娃娃或枕頭、畫畫、砌積木、聽音樂、玩遊戲機或用熱或冷毛巾敷面等,學習處理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出現情緒狀況時,家長可陪伴孩子在側,並從旁鼓勵孩子,掃掃背或擁抱一下孩子,都可以有效淡化當刻的情緒。同時,家長亦要讓孩子明白任何情緒都逐漸褪去,不會永久存在,所以不需要困於當刻的情緒中。

 

總括而言,孩子要自小學習以廣闊的思考角度、採用合適的應對方法,以及用對自己有效的方法處理情緒,避免在強烈的負面情緒中打轉。

 

以上資料由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香港衞生署認可臨床心理學家名冊會員陳潔冰提供

© 2021 Healthy Seed Limited

 

 

Healthy 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