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幼兒每當感到不悅、不滿或不安時都會咬人,令不少家長不知所措。這是幼兒常見的行為,除了牙齒生長的因素之外,幼兒未能成熟表達情緒都是原因之一,所以家長要加以體諒,平日不妨多引導幼兒表達內心感受,更要讓他們明白咬人是不當行為,並透過日常生活的例子,教導幼兒正確表達情緒的方法,從而改善咬人的行為。
生理或語言發展因素
有些一至兩歲的幼兒,當感到不開心或不滿時,便會咬人。分析原因,可分為心理、生理和情緒因素。根據佛洛依德的性心理發展期(Psychosexual Stages ),剛出生至一歲半的幼兒正處於口腔期,幼兒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嚥等動作,獲得滿足和快樂,所以吸吮玩具或咬人是幼兒其中一種探索性的行為。從生理角度,這段時期的幼兒,他們的牙齒正在生長,會出現發癢或牙齦疼痛,需要透過咬東西來紓緩痛癢。幼兒年紀尚小,語言發展仍在起步階段,他們難以用言語完整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情緒,當他們遇到不安或不如意的情況,例如:睡眠不足引致情緒焦燥、被其他幼兒搶去食物或玩具感到憤怒等,便會用非語言的表情和肢體動作來表達。
4大正面處理方法
幼兒年紀小,咬人的意外經驗曾令他們舒緩了,便常常”重施故技”,家長只要對症下藥,讓幼兒學習正確表達情緒的方法,便可以改善情況。
一歲左右口腔期的心理需要可透過提供清潔的、不易吞嚥的玩物作吸吮,生理因素方面,家長可以為幼兒選購合適的磨牙器(主要是牙膠)、磨牙餅乾、磨牙棒等,以滿足幼兒牙齒生長的需要,但要禁止咬人行為。
家長要明白和接納幼兒未懂得如何正確地抒發情緒。當幼兒感到不開心或生氣時,難免會做出咬人的不當行為作反抗或發洩。家長可以在當刻做一個較明顯的痛苦表情,讓幼兒知道家長不喜歡這行為,明白咬人是不當行為;當一歲半以上的幼兒鬧情緒時,家長不妨細心觀察他們的表情、眼神、動作和語氣等,然後協助幼兒表達其內心感受,例如:「你的眼睛瞪得很大,拳頭握實,媽媽知道小朋友搶去你的玩具,你現在很憤怒。」透過家長說出幼兒的感受,有助紓緩其情緒,以及讓他學習如何正確地表達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開始教導兩歲以上幼兒一些正確舒緩情緒的方法,例如:打枕頭或大聲地哭出來,用語言表達感受等;家長在孩子一歲左右進行親子伴讀的過程中,可開始借助圖書的內容和圖畫,讓幼兒慢慢理解適當的行為表現。
家長要讓他們承擔咬人的後果,例如:一歲前的幼兒咬人後,照顧者可以沉默數秒,以示不滿作回應,一歲多以上的幼兒咬人後,家長可令他們明白後果是取消喜歡的親子活動或遊玩時間,令幼兒自行承擔不當行為的後果;但家長要謹記,不要以打罵作回應,反而當幼兒做出良好行為時,要給予具體的讚賞,以增加幼兒做良好行為的動機。
家長運用以上方法來改善幼兒咬人的情況,只要持之而恆,相信一定可以改善幼兒這個不當行為。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專家團隊提供
© 2019 Healthy Seed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