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Seed
注射肺炎球菌疫苗 減少幼兒感染風險

注射肺炎球菌疫苗 減少幼兒感染風險收藏

注射肺炎球菌疫苗 減少幼兒感染風險分享

健康生活 | 0至12個月,1至2歲,2至3歲,3至6歲

香港衞生防護中心,並由註冊護士整理,經香港大學名譽臨床醫學副教授何學工醫生審批

注射肺炎球菌疫苗 減少幼兒感染風險

07.01.2019

每年12月至翌年2月是感染肺炎球菌的高峰期,當中幼兒更是高危一族。有醫生指,雖然肺炎球菌疫苗未能涵蓋全部鏈球菌的型別,但接種疫苗始終是預防肺炎球菌的其中最有效方法,為幼兒提供額外的保護,所以建議家長要帶幼兒接種疫苗。

 

 

打疫減低感風險

肺炎球菌存活於人體,常見於呼吸道,即使是健康人士也可以是肺炎球菌的帶菌者;而肺炎球菌可以經由飛沫、口腔接觸直接傳播,或透過接觸受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一旦感染肺炎球菌,在治療方面,醫生會處方合適的抗生素。

 

接種肺炎球菌疫苗是預防肺炎球菌疾病的其中一種最有效的方法,但由於鏈球菌本身的型別相當多,總共達90多型,就算目前保護力相當不錯的疫苗,亦沒法涵蓋全部的型別,所以幼童即使接種疫苗仍有可能受到感染,不過感染風險則大大降低。

 

幼兒及早接種疫苗

由於幼兒是感染肺炎球菌的高危一組,所以建議家長及早帶他們接種疫苗,降低感染風險。如家長要為一歲幼兒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及其他疫苗,應先請教醫生,醫生會因應兒童的個別情況而給予適當的建議,但一般接種不同疫苗與疫苗之間,相隔一個月以上會比較妥當。

 

 

不同感染部位徵狀

身體不同的部位感染肺炎球菌,會出現不同的徵狀:

‧中耳炎:可能出現發燒、耳痛或有分泌物流出;若重複感染,聽覺或會受損。

‧肺炎:可能出現發燒、呼吸急促、發冷和帶痰的咳嗽等病徵,嚴重的可引致死亡。

‧腦膜炎:可能出現發燒,頸部僵硬及精神昏亂等病徵,並可能引致長期聽覺受損,甚至死亡。

‧菌血症及敗血病:可能出現關節痛和發冷等病徵,並可能在身體其他部位同時受到感染,例如:肺炎和腦膜炎。

 

 

注意個人及環衞生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

‧保持雙手清潔、勤洗手,或使用少量70至80%濃度的酒精搓手液潔淨雙手。

‧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紙巾掩蓋口鼻,並將用過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再徹底清潔雙手。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口罩,盡早求醫,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並停止上學。

‧保持均衡飲食、做運動及充足睡眠,以增強良好的身體抵抗力。

2.     保持良好的環境衞生

‧家長要經常清潔及消毒幼兒常接觸的玩具、家具及共用物件等。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擠迫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眾地方。

 

 

以上部份資料來源自香港衞生防護中心,並由註冊護士整理,經香港大學名譽臨床醫學副教授何學工醫生審批。

 

 

 

 

 

 

Healthy 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