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Seed
螢光棒可引致中毒

螢光棒可引致中毒收藏

螢光棒可引致中毒分享

健康生活 | 2至3歲,3至6歲

合作伙伴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工程教育副教授劉元帥提供

螢光棒可引致中毒

20.09.2021

近年,很多小朋友都喜歡在中秋節玩螢光棒、螢光圈。多個環保團體先後呼籲市民不要購買這些玩意,因為螢光棒、螢光圈含大量塑膠,難以分解,而且都是用完即棄,有環保團體推算全港每年棄置超過4,000萬支螢光棒;更重要是,螢光棒含有毒物質,對環境生態造成嚴重威脅。

至於螢光棒、螢光圈,當中所含的化學物質,對小朋友的身體會否帶來不良影響?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工程教育副教授劉元帥有以下解釋。

 

螢光棒可引致中毒或割傷

劉元帥副教授解釋,螢光棒可分為數層,中間以薄身的玻璃管夾層作分隔,當折曲螢光棒成為兩節時,會令玻璃夾層斷裂,當中的草酸苯酯的衍生物及雙氧水等化學物質會混合起來,產生化學反應,令螢光染料產生螢光效果,可維持約數小時。這些螢光棒所含的化合物大多有毒或有強氧化性物質,如小朋友不慎接觸到皮膚、眼睛或食道,有機會引致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險;而玻璃夾層碎裂會割傷皮膚,所以不能用刀切割、用口咬或過分彎曲螢光棒,以致液體滲漏,甚至令螢光棒碎裂。

 

使用電子螢光棒要小心

至於一些附有LED燈的電子螢光棒,雖然沒有化學成份,但小朋友如不小心毀壞LED燈,玻璃碎片可能會割傷皮膚,所以小朋友玩電子螢光棒時要加倍小心,便可以玩得開心又安心。

 

購買符合標準燈籠

除了螢光棒之外,一些卡通造型的塑膠燈籠同樣深受小朋友歡迎。雖然有些塑膠燈籠含有塑化劑等物料,但只要是符合安全標準的塑膠燈籠,便可以放心使用。小朋友玩這些燈籠時不要將燈籠放入口中或接觸口部,另外玩完燈籠後要清潔雙手。

 

家長為小朋友準備中秋節的小玩意時,除了考慮安全因素,亦應從環保角度考量,避免選擇用完即棄或每年購買新的燈籠;不妨廢物利用,與小朋友一起製作獨一無二的燈籠,增進親子關係之餘,亦可向他們灌輸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訊息。

 

以上資料由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工程教育副教授劉元帥提供

 

©2021 Healthy Seed


Healthy 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