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質研究造就「獨生子女較自我中心」迷思
「研究顯示」這四個字往往令人誤以為很有說服力,但研究的設計及數據都有優劣之分。在十九世紀,美國麻省有兩位心理學家G. Stanley Hall及E. W. Bohannon設計了一份問卷,邀請受訪者根據身邊獨生子女的表現填寫,研究結論是獨生子女都被寵壞及有性格問題。該研究問題設計極之偏頗、數據收集亦不客觀,受訪者可以根據身邊任何一個獨生子女作答;我們都會對壞事印象較深,即使身邊有性格很好的獨生子女,答問卷當刻亦未必會即時想起,因為問卷本身的問題設計已經引導受訪者往獨生子女的壞處想。
獨生子女與父母關係更緊密
幸好到了1986年,美國德州一位叫Toni Falbo的心理學家進行了另一個優質研究,結果為獨生子女平反。該研究發現獨生子女與有兄弟姊妹的子女的性格同樣多樣,唯一顯著分別是獨生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更親密。
可惜先前的劣質研究結果太深入民心,成為社會的刻板印象,影響至今。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我們有了這個前設,便以這個框架去理解事情,譬如看到一個發脾氣扭買玩具的獨生子女,就會以「他因為獨生所以被寵壞了」去理解,而忽略了發脾氣扭計是每個小朋友的必經階段。
留意獨生子女對負面事情的耐受力
內地的一孩政策實施多年,為獨生子女的研究提供大量提材。中國重慶西南大學的教育部認知與人格重點實驗室主任姜秋,研究250名獨生的大學生,發現他們的思考靈活性較高,可以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然而,獨生子女的親和力(agreeableness)較低,在人際溝通時不夠圓滑,較易表達不同意見或不滿。
無論有沒有兄弟姊妹,都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培養親和力:
· 從小開始向孩子灌輸長幼有序的觀念,避免孩子誤以為自己的地位是最高。
· 雖然多數的孩子都很可愛,但成人盡量不要過份重視,或因孩子的舉手投足而產生太大反應,以免令孩子誤以為自己很有影響力(如在家中以為自己很有影響力,到進入群體會比較難適應自己只是一群學生中的一員)。
· 安排孩子坐在非主席位的餐桌座位。
· 與孩子玩樂遊戲時,要給予機會讓孩子學習面對失敗,不要每次都讓孩子嬴,讓他有機會輸,學習體育精神,享受參與比結果重要。
· 多與其他同齡孩子進行社交聯誼,增加練習社交技巧的機會。
· 家長試幻想如果有兩個或三個孩子,會否這樣對待自己的獨生子女?用這個問題去幫助自己決策,提供一個不過度溺愛的環境給獨生子女,譬如你有兩個孩子,是不會讓他們各自擁有超過一部單車,所以不要讓你的獨生子女擁有超過一部單車,孩子便可以過一個與同輩相約的物質生活。
父母與獨生子女關係親密而界線清晰
獨生子女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母的婚姻關係往往最影響獨生子女的家庭經驗。如父母關係不好,獨生子女很容易被捲在其中,尤其常見的是成為媽媽的守護者,傾聽媽媽對婚姻的失望同時與父親對立,為母親抱不平。某些家長可能一直想再生孩子,可是願望一直未能實現,這些失落的感覺盡量避免讓孩子分擔,尤其十歲以下的孩子有機會內化這些信息而誤以為自己不夠好。作為獨生子女的家長,更要覺察與孩子的關係,愛錫孩子但不要讓孩子承載自己的情緒,成人之間的事情由成人處理,這樣子女便可以有一個真正的童年放心成長。
身邊有不少心理學家朋友本身是獨生子女,更令我確信教養方法比兄弟姊妹數目重要。獨生子女較自我中心只是一個誤解,孩子自有無限潛能,獨生子女一樣可以不孤獨!
作者簡介: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楊健恩,為半職醫管局半職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學家,有十年臨床經驗,亦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對於為育兒及家庭問題所困擾的人有多一份理解及同理心,結合家庭治療的訓練,幫助她在工作中更快捷地處理問題,同時經營Facebook專頁「心理學媽」,推廣以實証方法有效育兒。 Facebook page: onbecomingmama
© 2021 Healthy Seed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