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Seed

從「頭」講起,如何改善寶寶頭側側、大細面和歪扁頭收藏

從「頭」講起,如何改善寶寶頭側側、大細面和歪扁頭分享

健康生活 | 0至12個月

合作伙伴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副會長、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陳梅筠提供

從「頭」講起,如何改善寶寶頭側側、大細面和歪扁頭

24.03.2021

以上影片物理治療師為嬰兒按摩頭、面、頸、肩和背部,放鬆繃緊的肌肉和筋膜。

 

欣欣(化名)是爸媽的第一個寶寶。媽媽為欣欣餵哺母乳時,發覺她只愛吸啜一邊乳房,若媽媽轉另一邊乳房,欣欣便掙扎不肯啜。睡覺時,欣欣的頭總是轉向左側,即使將她的頭轉向右,她也會瞬即將頭轉回左側。滿月時,欣欣左面的後尾枕已變得扁扁平平,並有大細面和大細眼的情況。經醫生診斷,才知道她患了先天性肌肉性斜頸和扁頭症,需轉介接受物理治療。

 

原來欣欣的情況在初生兒中並不罕見。根據研究統計,先天性肌肉性斜頸和扁頭症的發生率分別為1.3%-16% (Antares 2018)和6.1%-30% (Bialocerkowski 2008),而出現以上情況的嬰兒,當中兩者共患的比率估計更高達75%-90% (Rogers 2011)。由於案例普及,兒科醫生和母嬰健康院都會為嬰兒進行相關檢測。

 

物理治療師向爸媽詳細解釋欣欣右斜頸的徵狀

一)頭頸姿勢與活動幅度

欣欣右側的胸鎖乳突肌、斜方肌和頸肌縮短,因而限制了頭部轉向右及側向左的幅度,引致頭頸經常轉向左邊而頭頂傾側向右(圖一),因此欣欣很抗拒爸媽將她的頭轉向右,也不喜歡將頭轉向右來吸啜媽媽的另一邊乳房。

 

圖一) 圖中嬰兒有「右斜頸」,頭轉向左,頭頂傾斜向右。

 

二)顱骨變形

嬰兒的頭顱由多塊顱骨組成,薄薄的筋膜將顱骨連接,之間的縫隙具有伸縮性。很多初生兒的頭髗都有少許變形,這是由於自然分娩時,頭部受到狹窄的產道擠壓,或是受到產鉗、真空吸盤等外力影響,亦有機會因在子宮內受壓而形成變形;但隨著嬰兒出生後頭部能自由地活動,柔軟的的頭骨一般很快便會恢復正常形狀。

欣欣的頭部慣性地轉向左邊,平躺時左邊枕骨因長時間被壓而變得扁平,而其他顱骨亦受影響,引致如雙耳一前一後、額頭前凸、大細面或大細眼等徵狀(圖二)。

 

圖二)圖中嬰兒頭髗骨變形:左後枕骨變得扁平,右側枕骨則向外突起。

 

三)頭頸筋膜繃緊

由於欣欣的頭經常維持在左轉的姿勢,頭頸的筋膜因缺少伸展而漸漸變得繃緊,而初生兒的頭頸肌力較弱,難以自行矯正這個慣性姿勢;另一方面,當欣欣起勁地掙扎郁動頭部時,有機會令頸肌及筋膜越來越繃緊。

 

四)不對稱的頭部活動,阻礙感官和體能發展

初生兒的活動和姿勢受原始條件反射支配,當他們不自主地揮動手臂時,有機會觸碰到嘴巴而開始吸啜自己的手,初步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嬰兒在兩個月大時,雙眼開始協調來同步追蹤移動物體,也會用眼察看自己的手,注視父母的臉。在三個月左右的時候會伸手去拿東西,抓著就往口裏送,也會用眼察看手中物件。

 

欣欣的頭長期不轉向右邊,不單削弱了對右邊手和身體的感知,更影響雙眼視覺、深度感知、立體感、雙側協調及正中對稱的發展,甚至引致發展遲緩等情況。

 

治療重點

一)適度輕輕按摩欣欣的頭、面、頸、肩和背部,放鬆繃緊的肌肉和筋膜(影片)。

二)調節生活姿勢:日常生活,不論携抱、餵奶或逗玩欣欣,基本原則都是儘量讓她的頭多轉向右邊或保持頭部正中對稱。(圖三)

三)透過多元感觀刺激,誘導欣欣的頭轉向右邊和加強對右邊身體的探索,如協助她用右手摸自己的臉和嘴;在欣欣的右邊跟她互相凝望說話;在欣欣的視線範圍內,搖動顏色鮮明和發聲的玩具,吸引她的頭轉向右邊察看及協助她的右手觸摸玩具。

四)讓欣欣多體驗不同的姿勢,如側臥、仰臥、坐、俯卧等,並協助她在每個姿勢都能左右兩側均衡活動。

 

圖三)搖動發聲的玩具,吸引圖中嬰兒將頭轉向右邊注視玩具及協助她的右手觸摸玩具。

 

嬰兒患上先天肌肉性斜頸和扁頭症,不但令顱骨受壓,影響外觀,更會引致感官、體能發展遲緩及脊椎側彎等其他問題。若發現嬰兒有疑似症狀,應儘早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求診,越早治療,療效越好。

 

參考資料

1. Antares JB, Jones MA, King JM, Chen T, Lee CMY, Macintyre S, Urquhart DM. Non-surgical and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in the 0-5 year age group.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8, Issue 3. DOI: 10.1002/14651858.CD012987.

2. Bialocerkowski AE ,Vladusic SL,Ng CW.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natural history of positional plagiocephaly: a systematic review. Dev Med Child Neurol. 2008 Aug; 50(8):577-86.  doi: 10.1111/j.1469-8749.2008.03029.x

3. Rogers GF. Deformational plagiocephaly, brachycephaly, and scaphocephaly. Part 1: terminology, diagnosis, and etiopathogenesis. J Craniofac Surg. 2011; 22(1):9-16.

 

作者及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簡介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為一群註冊物理治療師組成,致力推動以「兒童為本,家庭為中心」的兒科物理治療服務,治療病症涵括先天病變、骨骼肌腱問題、體能及感知機能發展障礙(如協調障礙、自閉症、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神經系統或心肺呼吸系統病變等。會員亦矢志與家長、老師和社會持份者合作,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本文作者陳梅筠從事物理治療超過三十年,中文大學哲學項士(外科科學),前庭復康治療証書(Certificate of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註冊施羅特脊柱側彎治療師(Schroth Scoliosis Therapist),現私人執業。曾接受專門培訓包括神經發展治療(Neurodevelopmental Treatment)及口腔顏面功能療法(Orofacial Myofunctional Therapy) 等。

網頁:https://www.hongkongpa.com.hk/paediatric-specialty-group/

 

以上影片由香港物理治療學會兒科專研組副會長、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陳梅筠提供

 

感謝下列機構和人士協助製作本期專題:

・天頤物理治療康復中心借出場地進行拍攝

・物理治療師郭二鳳和區美娟協助修訂本文內容

 

© 2021 Healthy Seed Limited

 

 

Healthy 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