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Seed
父親節,宜三省吾身

父親節,宜三省吾身收藏

父親節,宜三省吾身分享

家庭關係 | 3至6歲

合作伙伴家長常爸提供

父親節,宜三省吾身

19.06.2020

年少的時候,最怕母親節父親節這兩個節日。

 

 

本身沒有甚麼手工天份,如要製作禮物送給父母或祖父母,總有點力不從心的尷尬。有一次和妹妹不知哪裡來的心思,準備了一張賀咭放到信箱中給母親,想要給她一個驚喜。誰知媽媽回來毫無表示,一問之下原來她根本沒收到那張咭!我們猜可能是插錯信箱了,媽媽帶著我們陪著笑去找鄰居要回賀咭,雖然她應該蠻開心的,但我卻烙下了撞版的印記。

 

 

除此以外,當年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健在(其實真是福份),免不了要與他們上酒樓、吃晚飯賀節。最難受的其實是,父執輩與祖父母的相處本來就不是那麼「溫情」,這種外來的、被媒介及商業力量吹捧起來的「節日」大家又不想過,但礙於社會壓力不過又不行,在外間用餐卻總是受罪。相比起來,我總覺得更讓人感到溫暖、家族親情的,其實是諸如中秋節、冬至、農曆年等傳統節慶。

 

 

在這意義下如何理解父親節,對我來說便一直是未解的難題。

 

 

從大女兒出生到現在,擔任父親這角色已有7、8年光景,我還不是很搞得懂究竟做了甚麼?一對仔女早已不再是嬰兒,當年為他們換尿布、哄睡覺、半夜起來沖配方奶的日子已變得有點記憶模糊,好像成為別人的經歷那樣了。當年初為人父時,最擔心的是自己能否應付新生嬰兒,反而對進入「兒童」階段後的孩子究竟是怎樣的、父親這角色要如何當,卻沒有怎麼細想。

 

 

近半年因疫情關係,待在家裡的時間多了很多,與孩子相處多了、磨擦也多了,我不禁會懷疑自己這個父親究竟有沒有當好?孩子想找我玩時我總是推三推四,其實不過是想自己多看兩頁書或心中正為社會事件而煩惱。他們總有些事情會把我惹毛,比如吃飯時不好好拿好碗筷,做家課時推三推四,還有這樣那樣雞毛蒜皮的事情。回想起來,很多自己對孩子生的氣,不過是在生自己的氣,在生過去父母如何對待自己的氣。但,要克服這些真的不大容易呢。

 

 

前陣子,女兒學金錢換算,聊起來才發現由於我們家裡有家庭傭工,她快8歲了自己去買東西的機會也不大有,我就跟她說那改天讓她去幫我們買報紙與早點吧。為了這事她又興奮又擔心,早一天已在問我們不同情景該如何處理,搞到我也有些嫌煩。當天早上她六點多就起來,明顯是因為太興奮睡不穩。帶她到下樓後,著她自己過馬路去商店,遠遠望著她在一個路口時猶豫了幾秒中才邁出腳步,知道她又長大了一點點。買完東西忍不住還是要考考她數學,給了她一張20元紙幣買了個6.5元的麵包,問她店員該找她多少零錢?她當然沒看也沒想,反正店員找了錢她丟進袋裡就叫大功告成。

 

 

我反了反白眼後說了幾句教,心想每次學一點吧,反正人生漫長總有得學。沒有人天生就懂所有東西,正如我們也不會一來就懂得做父母。父親節與其亂花錢還要受罪,不如在當天好好與孩子家人相處一下,也趁機反省自己、檢視一下當父親當得怎麼樣吧。

 

行媽常爸 --常爸的話

 

天馬行空的姐姐、喜歡尖叫的弟弟,時常離家出差的爸爸,與在工作和家庭邊緣掙扎的媽媽,構成四口之家。每位母親或父親都是首次「打呢份工」,邊做邊學。緊記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避免批判他人,互相扶持,與下一代共同成長。

 

© 2020 Healthy Seed Limited

 

 

Healthy 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