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Seed
遲來的開學日

遲來的開學日收藏

遲來的開學日分享

成長學習,家庭關係 | 3至6歲

合作伙伴家長行媽提供

遲來的開學日

09.10.2020

終於真正開學,家長大解放。我見全職媽媽們送小朋友到學校後,來個me time大餐,好好犒賞自己多個月來的辛勞,重新儲備能量,迎接下一波突如其來的挑戰。我是上班一族,孩子重回實體學校,我也順道結束在家工作的日子,回到辦公室,也讓情緒透透氣。

 

 

我家的孩子一點也不期待開學,更遑論上學。引用鄰居哥哥的說話︰「宅在家才是人過的日子。」我家兩個孩子,疫情期間在家學習和暑假安在家中的幾個月裡,縱然每天都有時間表可循,但多了自由時間,搭個帳篷扮露營,到街上放龜曬太陽,耗盡家裡的環保紙來畫畫,從沒有無聊的時間,孩子的世界有著無限量可做的事,也慶幸咱們家兩姐弟有彼此作伴。

 

 

九月一日開學,客廳的一邊爸媽如常各自架起電腦在家辦工,小小客廳的另一邊也開動了另外兩台電子裝置讓兩個孩子上課,迎接不用返校學習的開學日。

 

 

我們家平日甚少讓子女接觸電子產品,認為能推遲就推遲,反正科技這種東西不會難倒下一代。一個疫情打下來,在家埋首工作的父母無暇照顧他們,大女兒上網課和閒時漸漸摸熟平板電腦如何操作,由初時在YouTube看短片,到後期能聲控Google 尋找資料完成暑期習作。今年開學全面網上授課,我替她打開軟件時竟看到十個八個黃毛小子已開通電子賬戶,互相say hi 和贈送 emoji。

 

 

我深感我們這些生長於八、九十年代的中年父母,也到了不能固步自封、要與時並進的年紀,避免囿於舊有一套教養態度。對子女成長要謹小慎微,但更多時候要放手一搏,適時退到一旁當啦啦隊。上課時突然網絡斷線幫孩子重新連線也好,輕輕在旁送上溫水也好,反正我常常提醒自己,要上課的是他們,要交功課測驗考試,學習安排自己生活,跨過一個又一個學習障礙賽的也是他們,瞎緊張有害自己情緒 --- 倒是要爸爸持續在旁提點媽媽不要太緊張。

 

 

仍在幼稚園的小兒子上課時則是另一道風景。小伙子固然需要技術上的支援,但更多是情緒上為他打氣。第三波疫情前,小兒子初嚐在電腦前上課,起初他還能當是平日在學校般努力投入,但網課就是有令孩子變「頹」的魔力,螢幕的冷冰感撲面而來,老師在電腦的另一邊對著幾個小毛頭難以瞻前顧後,我兒不出許久已呈半放棄狀態,精神浮游於窗外,手指在螢幕上不停試探版面的各種可能性,時而變走老師,時而放大自己對著鏡頭傻笑,反正不是平日在學校乖小孩的模樣。為母的在自己與兒子的電腦之間來回奔走,忙碌於自己的工作,又要掛心孩子不專心上課,常常用聲音提點他多積極參與,回應老師的問題,甚至坐到他身旁「指導」和「提供答案」。對如何定義「上課」有著無限期許的我,因而暗自為螢幕前兒子的表現著急,徘徊於做伴讀書僮與放任他自我調適之間,心裡的矛盾溢於言表。

 

 

我們是典型香港家庭,鑽石型客廳飯廳全部撈在一起,大半年來孩子們也難得天天與父母黏著,不過大家情緒也沒有抒發口。孩子們缺乏社交生活,情緒變得奇怪。父母天天直接從床上換到電腦前上班,跳過了上下班通勤時的場景置換,心情也難以平復。不過這段時間孩子見證到父母工作實況,爸爸媽媽也更了解平日學習生活裡的子女們。父母們在開會期間將自己靜音,然後向孩子咆哮;又或是孩子在上課時,父母探頭觀察班上其他孩子的表現,躲在電腦後偷聽老師講課,這都是這大半年來的抗疫回憶。

 

行媽常爸 --行媽簡介:

 

天馬行空的姐姐、喜歡尖叫的弟弟,時常離家出差的爸爸,與在工作和家庭邊緣掙扎的媽媽,構成四口之家。每位母親或父親都是首次「打呢份工」,邊做邊學。緊記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避免批判他人,互相扶持,與下一代共同成長。

 

© 2020 Healthy Seed Limited

 

 

 

 

 

 

Healthy 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