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 ( 俗 稱 耳 屎 ) 是耳道內的分泌物,內含油脂與防菌的酵素,能保護耳道的皮膚。耳垢的分泌腺集中在耳道入口附近,因此耳垢通常積聚於耳道外圍。至於乾性或油性耳朵原來受遺傳影響。
在正常情況下毋須特別清理耳垢,但若家長經常胡亂替他們掏刮耳垢,隨時將耳垢推到接近耳膜的深處,一旦遇水發大,就有機會完全阻塞耳道,造成傳導性弱聽。純粹由耳垢堵塞造成的不適和弱聽,部分在使用耳垢軟化劑(例如橄欖油)後,有明顯的好轉。若使用耳垢軟化劑後仍未有改善,需要由醫生用儀器將耳垢清除 。
一般人可透過進食或說話,令耳道附近皮膚不停郁動,耳垢便會自動排走,不需要任何掏挖,適量的耳垢存在,是有助抗菌、防水及防蟲,故毋須完全清除。
除非兒童天生耳道較窄,加上耳垢分泌特別旺盛,否則很少人需要定期找醫生清理耳垢。家長可能會擔心耳垢會阻塞耳道,減弱孩子的聽力,有機會令孩子因聽不清楚而影響溝通能力。其實少至中量的耳垢是不會減弱聽力。
但當家長發現孩子聽力減弱、耳朵感到痕 癢;耳朵入水後會有疼痛、甚至耳鳴不適 ,應儘快帶孩子到兒科醫生處檢查,以確定問題的成因 。
以上提供的資料,只作參考用途!
以上資料由註冊護士整理,經香港大學名譽助理教授劉慧思醫生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