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家長沒有表示寶寶有多大,但從家長在年齡選項為0-6個月,估計寶寶是在嬰幼兒階段,而寶寶出現很多頭皮,可能是因為脂溢性皮膚炎(Seborrhoeic Dermatitis)
徵狀:
皮膚會輕微變紅及黏著油膩的小薄片或黃色的厚鱗屑,形成一層瘡痂。
常出現於皮脂腺較多的部位,例如:頭部、前額、面頰、眼眉、耳朵、腋下、腹部和大腿間的縐摺部位。於頭皮出現時,便稱頭泥。
常見於三周至三個月大的嬰兒,但大部分會在半歲左右逐漸減退。
成因:
成因尚未完全知道。
護理:
用清水替嬰兒清潔皮膚,無須使用肥皂/沐浴液。
每次清潔皮膚後替嬰兒塗上水分潤膚霜,保持皮膚滋潤。
若頭泥太厚,可將橄欖油塗抹於頭泥上,待頭泥軟化後(約二十分鐘),以棉塊輕輕抹走。然後以嬰兒洗髮液清洗,再用梳子清理黏著髮上的頭泥。
如有需要,可重複以上方法。
如果寶寶的頭皮屑是因為脂溢性皮膚炎,護髮素並不能減少甩皮的情况。家長可以參考以上的護理方法;若果寶寶的頭部皮膚出現紅腫發炎,就要帶寶寶到兒科醫生處檢查及治療。
以上資料來源: 香港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以上提供的資料,只作參考用途!
以上資料由註冊護士整理,經香港大學名譽助理教授劉慧思醫生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