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y Seed
如何解決小朋友隨意哭鬧的問題

3至6歲

Healthy Seed收藏

分享

Healthy Seed

Janisa

你好,我家小朋友K2了,但是外出時,或者去遊樂場玩時,不合他意便隨意哭鬧,越講越喊,仲發爛渣,返回家中,做功課喜歡家長陪同,不然就不做依賴性太大 ,不會做又喊,沒有自信心,為此感到頭痛。涉及多方面的問題,請問專家有何方法解決這些問題,

如何解決小朋友隨意哭鬧的問題

慈慧幼苗專家團隊

解答日期:05.06.2018

孩子現在就讀幼低班(K2),大概4至5歲,一般來說這階段的孩子開始懂得控制情緒,能夠用說話去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也明白在某些場合要遵守規則。對於孩子的哭鬧行為,我們有以下一些建議:

 

認同感受:雖然孩子在認知和語言等方面都在急速成長,但他的年紀還是很小,解難能力有限,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出現情緒也是人之常情,建議家長先認同他的感受,例如說︰「媽咪知道你唔開心,因為……」,讓他感受到你是明白他當刻的感受。

 

建立解難能力:待孩子心情平復後,引導他說出心中的不滿,讓他從中學習用說話表達自己的感受,另家長亦可與孩子一起分析剛才引起他不開心的事情,引導他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孩子能說出可行方法時,家長宜作出讚賞,並鼓勵他下一次嘗試採用這些方法。此外,可以跟他一起閱讀有關情緒、社交故事的圖書,多鼓勵他用說話去形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從中學習解難方法。

 

良好親子關係和肯定︰每個孩子的性格也不同,而自信心也要逐步建立的,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和評價對孩子的自信心發展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建議家長每天抽空與孩子聊天,傾聽他感到開心或擔心的事,言談間流露家長的關懷、愛護和鼓勵,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而日常對孩子的好行為亦要加以肯定和讚賞,讓他建立有能感。

 

當孩子能掌握和運用一些方法去解決問題後,並在日常中感到被肯定,慢慢就能建立自信心。孩子年紀尚小,很多時需要家長不斷提醒和鼓勵,才能做到好行為,因此家長宜多給孩子耐性和時間。家長加油!

附件檔案 12.5 MB

最新解答問題

Healthy 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