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第一位孩子,難免萬千寵愛在一身。當第二位孩子出生後,她會慢慢感受到多了一個人分薄父母及長輩的愛。試想想,對於一個幾歲人兒來說,這情況就有如大敵當前,覺得自己的領土、地位受到威脅,繼而只會想辦法如何將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
嫉妒的情緒可以令孩子產生不同的負面行為,包括不聽話、哭鬧尖叫、不吃飯、打東西甚至打弟妹;有些孩子為了得到成人關注,可能會裝作肚痛或生病;有些更會出現倒退行為,例如尿床、吮手指等。對於大女兒的情況,我們有以下建議:
讓孩子感到愛:家長盡量不要只關注兒子,把過多的時間和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最好能每天抽時間與女兒單獨相處,一起談天或說故事。如果家長需要做家務,不妨邀請女兒幫手,讓她感到父母的關心和愛,覺得自己也是家中一分子。
家長態度平和:即使女兒出現激動情緒或打人等行為,家長也應用平和的態度去處理,因為女兒當下缺乏安全感,並害怕失去父母的關愛,如果家長嚴厲斥責她,她更會覺得父母偏心。此時,家長應先制止女兒打人的行為,把她帶離現場,並告訴她這是不當的行為,因為弟弟會疼痛,當女兒的情緒平靜後,可以帶她一起去安撫弟弟的疼痛處,同時家長可給女兒一個擁抱、輕輕拍背、輕摸她的頭等動作,讓她感到父母不是只關心弟弟的。
別只責備大女:家長很多時會覺得,姊姊比弟弟大,弟弟不懂事,姊姊應該讓他;或者應該讓父母先照顧弟弟。但這種想法只會令女兒覺得不公平,長此下去會令她更不聽話,因為無論誰對誰錯,最終捱罵的一定是自己。因此,家長應公平地對待兩姊弟,也不用堅持姊姊必須讓弟弟。
多稱讚少責罵:稱讚和鼓勵孩子,比起責罵他們來得更正面和有效。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點發掘女兒值得稱讚的地方,例如:姊姊能自行如廁、刷牙洗臉、換衣服、吃飯等,家長可以多稱讚她,並叫弟弟效法姊姊,一來讓女兒知道父母欣賞她這些行為,讓她感到自豪和成功感,二來讓她明白自己也有責任教弟弟做好上述行為,慢慢學習如何當姊姊的角色。
家長請謹記,一次半次的讚賞未必有成效,但只要多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多表達發自內心的稱讚,孩子自然會愈做愈好。家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