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說仔仔已廿一個月大,會時不時伏地靜靜喊,擔心他有分離焦慮症或幼兒抑鬱。
我們在生活中都曾因面對壓力或危險而感到焦慮。當我們的焦慮變得過度和不合理,而且影響了學業、工作、社交、或日常生活,它就變成了「焦慮症」。
成人和兒童都可能有焦慮問題,雖然其徵狀可能不同。
先了解一般2歲小朋友的成長里程碑:他會學習觀察和明白週圍的事物但未能以完整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用了伏地而喊來表達自已的不開心。之前的幾次仔仔靜諍喊,家長未有講原因或埸景,而放完暑假第一日返學的那次喊應該是表達不願意離開父母,仍想依賴在熟悉的人身邊,「分離焦慮」幾乎是寶寶成長階段中不可避免的現象。但這些害怕等症狀,很容易和正常的表現融合在一起,而且大都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克服過去。在這段過渡期裡,如果沒有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懷與支持,就會造成負面的情緒發展,潛藏在孩子的個性中,也許會變得沒有自信,或是沒有勇氣面對新的事物等。
不只是寶寶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媽媽也一樣有這種情緒,分分秒秒為寶寶掛心、無法放手讓寶寶獨立、擔心寶寶生病而過度保護等,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過度的依賴,反而愈加重分離焦慮的症狀,因此,爸爸媽媽先調適好心態,才能協助寶寶共同度過心理危機。
幫助寶寶度過焦慮:
*做適當的協助,漸進式的引導,協助他們認識了解陌生的事物,引起寶寶的好奇心,進而敢去接近或做嚐試。
*給寶寶立即性的回應及安全感,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隨時做出回應,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存在,沒有消失。
*媽媽自己也要放鬆心情。
*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並解釋要離開的原因。
*不可表現出驚慌感,不能強迫分離和避免哄騙寶寶。
了解寶寶的情緒,讓他感受到父母親的愛,寶寶的成長才會快樂又健康。
以上提供的資料,只作參考用途!
以上資料由註冊護士整理,經香港大學名譽助理教授何寶琪醫生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