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家長的心情和擔心。小朋友在成長階段中,傷風、咳嗽感冒這些小毛病是很難避免的,媽媽已經有帶孩子看醫生,亦有服藥和鼓勵小朋友多進流質湯水,基本上已處理得很好。不過病菌或病毒進入身體後,雖然服藥能治療疾病,但畢竟藥物本身有作用;亦有副作用,有些藥物服用後會有腹瀉、作嘔或暈眩……. 等,小朋友於患病期間沒胃口減少進食的情況十分普遍,不用擔心餓親佢,反而勉強迫他進食會令他煩躁並抗拒;你用開藥嗰支針筒擠比佢飲,雖然講咗比佢知係粥,但佢咁細個,一定以為是迫佢食藥咁掙扎。若帶小朋友看醫生,最好有一個固定的家庭醫生,會更熟悉你的孩子,並有病歴可跟進他一路成長的健康狀況,不要不停看不同的醫生,藥物還未完療程又轉服別的藥,或中西藥混合食,都是不智的處理。
下列幾項方法會舒緩腸胃不適:
使用薄荷油塗抹肚臍周圍的部位,來消除腹部的胃氣。
喝暖薄荷茶、柑橘茶可緩和腸胃的脹氣。
吃東西時,細嚼慢嚥,而且不要一次吃得太多。
避免飲碳酸飲料,糖份高和豆類食物,因會增加胃氣。
可試吓飲「酸梅湯」,梅子有極強的抗菌力,不但能幫助消化、增進食慾,又有清腸胃、驅蟲、止嘔吐、止肚瀉、止咳去痰等功效,對食慾不振,都有療效。它還令人迅速消除疲勞、恢復體力。
喂藥物方法:
1/一般情況下給寶寶的餵藥時間應選在兩餐之間,但如果怕孩子因吃食藥導致嘔吐,可選在進食前30分鐘到1小時,因為此時胃已排空,還可以避免服藥引起的嘔吐。
2/媽媽採取坐姿,讓寶寶半躺在媽媽的手臂上。
媽媽用手指輕按寶寶的下巴,讓寶寶張開小嘴。用滴管或針筒式餵藥器取少量藥液,利用器具將藥液慢慢地送進寶寶口腔內側,逐小量放入。將所有藥液都餵完後,再用小勺加餵幾勺白開水,盡量幫助寶寶將口腔內的餘藥嚥下。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效使用餵藥輔助工具,能讓餵藥過程更順利哦。
湯匙:適合新生兒至1歲以上幼兒。
針筒或滴管:對還不會吞嚥的嬰幼兒最適用。
藥杯:適用於已經學會吞嚥的1歲以上幼兒。
4/餵寶寶吃藥的禁忌
不要捏鼻子餵
不要在打罵下餵藥
不要在飯後立即餵藥
不要用熱開水化藥
以上提供的資料,只作參考用途!
以上資料由註冊護士整理,經香港大學名譽助理教授何寶琪醫生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