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遇到不合心意的事情時,便會發脾氣、打人及說髒話來表示不滿,是不能漠視的,需要在平時心平氣和時向孩子預告發脾氣時傷害別人的後果。
一旦孩子真的出現傷害別人的行為,家長必須即時制止,並安置他在一個安全的角落,讓他先行冷靜下來,期間不用與他有任何視線或聲音上的互動。縱使他口出狂言,此刻毋須即時跟他爭辯、恐嚇或教訓,只待他完全安靜下來才跟進。
當孩子安靜下來,家長緊記絕對不要單單對他說一番大道理,然後不了了之!家長必須清楚地告訴他,要落實執行傷害別人的後果,例如:要暫停玩玩具時間、要將亂扔的玩具收拾妥當、跟嫲嫲道歉等。而在說髒話問題上,家長可以明白孩子生氣的感受,教導他用正面可接受的方式去表達自己,例如:「你唔比手機我玩,我好嬲呀!」
當然孩子接觸手機已無可避免,家長必須控制把玩時間的長短,這事會是一般親子間無日無之的爭拗!家長要明白手機不是幼兒的其一種玩具。如聽兒歌,可以用其他播放工具替代,而玩手機以外,何不用看圖書、親子遊戲、填色等玩意取替?
如果家長希望了解更多處理孩子不當行為的具體手法,我建議你和家人可以參與本中心有關家長教育的活動。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中心教育主任及資深註冊社工李淑輝姑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