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尖叫的問題很常見。1.5-2歲的孩子「自我」的觀念開始增強,常以「不要!」或「唱反調」來證明自己跟身邊的人不同。而且他們的語言正處於發展階段,詞彙不足令他們有時很難表達出的需求,便會急躁到用尖叫來表示不滿。甚至有些孩子會試圖用尖叫來引人注意、試探大人反應、讓大人妥協而達到目的。約在3歲後,孩子能使用的詞彙較多,尖叫的情形會逐漸減少。當然,現階段家長仍是需要作適當的處理,以免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我欣賞家長能正視問題。
以下的方法可供參考:
1. 先了解原因,協助表達訴求
家長可先耐心觀察孩子尖叫的原因,試著說出孩子說不出的需求或情緒,例如:「你係唔係想要呢個玩具車?」、「你好唔開心?」,當你能協助孩子了解他的需要及情緒,能有助減少尖叫的頻率與習慣。而且建議家長要提前預告遇見的情況,當孩子有心理準備,態度會比較容易合作,便不會用尖叫來發洩情緒。
2. 切忌惡言相向,冷靜處理
孩子尖叫時,成人切忌大聲斥責回應,例如:「收聲!再唔停止,掌嘴!」。若成人的反應越大時,孩子也會越激動,越叫越大聲。所以,要盡量保持冷靜、用平靜的語氣糾正孩子,例如:「你大聲尖叫,媽媽耳仔痛呀!媽媽喜歡你用說話表示!」,引導孩子用言語說出情緒與感覺。
3. 面對孩子要脅,可故意忽視
若孩子想用尖叫逼使家長就範時,可故意忽略他們的尖叫,讓孩子理解透過尖叫來達到目的是無效的。又或者讓孩子到房間隔離,尖叫後願意冷靜溝通時再出來。鼓勵孩子好好用說話表示,父母才會回應要求。
至於在公共場合尖叫,則建議帶孩子離開現場,找一個安靜的角落讓他舒緩情緒。最後再與孩子溝通:「待你安靜後,我們再回餐廳吃飯」。
家長不要因尷尬或煩擾而遷就孩子,透過堅定的管教,耐心的引導,尖叫的情形必會逐漸減少。加油!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吳彩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