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幼兒仍未發展語言表達,有情緒時便會以直接的哭鬧方法來宣洩,我們要盡量接納孩子的表達方式,同時了解他的需要。孩子面臨與家長離別而出現激動情緒時,爸爸媽媽可以嘗試了解孩子的擔心及害怕,反映孩子的情緒,盡量避免與他說話、要求他停止哭喊等。
幼兒在這階段對照顧者有著緊密的依附關係,同時正處於最需要依附情緒的成長時期,出現分離焦慮的情況屬正常的表現,家長無需過度擔心,這只是一個過渡時期,隨著孩子成長會逐步減少,鼓勵家長要包容和理解孩子的需要。
父母每次上班前,與孩子分離前多預留一些時間好好和孩子說再見,在離開前告知孩子甚麼時候會回來,例如:「媽媽現在要去上班,你下午吃完茶點,媽媽就回來與你一起晚飯!」家長一定要遵守承諾,從而讓孩子慢慢建立信任和安全感。當家長說再見後便必須要離開,不要因為孩子哭鬧而折返安撫,這樣會讓情況變得更糟糕,哭鬧成為了孩子的技倆。
另外,鼓勵父母每天安排穩定的親子相優質時間,以滿足孩子親密感的需要,例如:一起玩樂、洗澡。此外,透過擁抱等的身體接觸都有助幼兒增加安全感。有時與孩子閱讀有關分離的繪本,讓孩子更容易理解環境中的變化,以及想像分離的感受和情緒,亦有助改善孩子分離焦慮的情緒。
另外,孩子這個年齡仍是自我期,較少與其他人玩樂。因此,你所描述孩子於公園不與其他人玩的情況也是非常正常,父母需要調整合理期望。建議父母與孩子到公園時,可先陪伴孩子,讓他有足夠安全感後,再慢慢鼓勵他與其他人玩樂。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黃家嘉姑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