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錯事,身邊的人指責他的不是而令他不高興,他以推人、打人、口出惡言…想表達不滿之餘,亦正意圖迴避責任。
家長在孩子激動時,給他一個安全角落先冷靜下來,然後跟他說道理是無問題,但家長有沒有讓孩子承擔剛才「發惡」、「搗亂」、「口出惡言」的後果呢?如果家長一味說道理,孩子完全沒有學會~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他只會得到一個訊息~只要我發脾氣,身邊的人就會「買我怕」,甚至他們會為我「跟手尾」。
所謂「後果」,就是待孩子冷靜後,請他將剛才亂扔的玩具收拾好、為被他打或說話傷害的人道歉、甚至,因為剛才孩子的不當行為,暫停一晚他最愛的親子遊戲時段。
孩子必須「經一事」,才會「長一智」。如果家長只管說道理,三歲的孩子會明白嗎?最直接讓他學叻的方式,就是為自己所作所為去承擔後果。
當然,孩子在激動時趕爸媽走,不要父母,聽在家長耳中,的確是傷心。但在孩子失去理智時的說話,家長實在毋須介懷,因為他都不知道自己正說甚麼。
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育兒親職的技巧,歡迎你1參加「教兒樂家長培訓課程」。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中心‧教育主任 (資深註冊社工)李淑輝姑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