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左右的孩子,儼如一個「小大人」 -- 有自己的意見,甚至要求,看在父母眼中,究竟要順應他,還是跟他爭持不下說道理?
要明白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中心很強,事事只會從「我」出發,亦不會理會「我」以外的客觀環境、或是其他人的需要!甚至有時會為堅持而堅持,若父母問他原因,他會完全答不上 – 因為連他自己也不知為何!而且孩子常常希望自己像大人一樣,可以自行控制自己,以及四周環境和事物,就會容易出現「我要這樣做」,或是跟父母說反話的情況。加上孩子對周圍環境好奇、探索,覺得好玩,就會仿傚大人的言行,加上專注力弱,繼而會出現「三分鐘熱度」。
當然,父母要求孩子做某些事情,例如:穿外套,切忌「徵求他的同意」:「可不可以呀?」,倒不如直接跟孩子說:「天氣涼了,要穿外套。」如果孩子拒絕,父母最多可以在一個有限度的情況給他選擇:「你想穿紅色那件?還是綠色的?」孩子感覺有選擇的自主,他就容易跟父母要求去做 – 穿外套。
至於模仿大人做家務,父母可以在做家務時,順道教他簡單家事處理,例如:抹枱 -- 家長另外給孩一條小毛巾,讓他跟家長一齊抹,看誰抹得最快、最乾淨。若然某些家務或電器用品是不適合孩子處理或操作,家長就必須堅守原則,不會因孩子撒野而就範。
當然,孩子鬧著玩而去模仿大人做家務,家長可設定一個細小範圍,讓孩子自行處理,當他完成到後,又得到家長稱讚,就會強化他的自信心和能力感,亦同時避免了孩子學大人做家務,似乎沒範圍沒止境,孩子卻半途而廢的情況發生。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中心教育主任 (資深註冊社工)李淑輝姑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