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每五個人便有一個人在不同時期患有濕疹。濕疹雖然較難根治,但只要避開致敏原,日常保持皮膚濕潤、根據醫生指示正確使用藥物,是可以控制濕疹症狀。
避開致敏方面:
• 濕疹引發原因包括與物質的接觸及磨擦;某些食物,藥物,以及對真菌感染的反應。也可能受情緒,自身免疫情況所影響。濕疹可能是對一種物質的一個簡短反應,可能只維持幾小時或者一兩天。慢性濕疹則會比較長期,也可以導致細菌及真菌的感染。避免已知的致敏原會是最好的預防方法。就如家長堤及你的寶寶有蠶豆症和對蛋敏感,家長當然會避開已知會引起敏感的食物,但由於寶寶現在才8個月大,應該是引進固體食物的時候,會建議家長每次為寶寶試食一種食物,分量約為一茶匙,要用羹匙餵他,讓他連續嘗試兩、三天。如果他沒有出現過敏反應,才嘗試另一種新食物。同時,可以漸漸增加分量。記錄他對吃過的食物反應。
• 另外,蟎蟲具有過敏源,所以家居中預防塵蟎工作為關鍵,包括每星期清洗床單枕頭套1至2次。不要使用地毯,用百葉窗代替布藝窗簾,用皮質沙發代替布藝沙發,因為棉麻織物非常容易滋生蟎蟲。
• 避免飼養有毛的寵物和讓孩子玩毛公仔。
病徵治療方面:
通常會使用外用的類固醇藥膏。服用抗組織胺也會有幫助。若使用藥物一段時間後,濕疹沒有改善或持續惡化,應再諮詢醫生意見。
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 皮膚應該時常保持濕潤,每次洗澡之後,可以用潤膚膏保濕。選用無防腐劑、無添加香料的潤膚膏。天氣乾燥時,要增加塗抹次數。
• 讓孩子在溫水中浸泡5至10分鐘,對滋潤皮膚很有效果。水溫不應太熱,否則皮膚會受到刺激,從而引發瘙癢。使用不含肥皂的清潔劑或非常溫和的肥皂產品。即便使用肥皂,也只應將其用於有需要的區域。不要用布揉搓皮膚或打出肥皂泡,這樣做會刺激皮膚。將身上的肥皂徹底沖洗乾淨,避免出浴後皮膚乾燥。不要使用洗澡巾、海綿或絲瓜巾,用這些物品揉搓會刺激皮膚。浸浴完畢後,輕輕拍乾孩子身上的水,不要來回擦拭。盡可能讓更多的水留在皮膚上。立即在所有患處(皮膚粗糙、發紅、有包塊的地方)塗抹處方藥膏或乳膏。隨後,將凡士林或保濕霜等產品塗抹在未出現濕疹的區域。
• 孩子會因為瘙癢而抓撓皮膚,不要單純認為這只是他們的一個壞習慣。這其實是在提醒您,孩子的濕疹病情需要加以控制。剪短孩子的指甲,並始終保持其清潔。
• 穿著舒適柔軟棉的衣物。
• 衣物洗滌注意使用不含香氛和染料的溫和洗滌劑。
• 柔順劑中可能含有刺激成分,最好不使用。
很明白要照顧患有濕瘮的寶寶一點也不容易,治療又不是一兩天就會有效果,是要長期護理孩子的皮膚和日常的衣食住行,作父母要花很大的心血。所以父母如有疑問,可以向你的家庭醫生查詢,又或者可以瀏覽www.allergyhk.org香港過敏協會網頁查看最新有關濕疹的資料。
以上部份資料來源自香港過敏協會及香港衛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以上提供的資料,只作參考用途!
以上資料由註冊護士整理,經香港大學名譽臨床醫學副教授何學工醫生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