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看繪本故事,透過圖畫和有趣的內容有助孩子慢慢理解適當的行為表現和正確表達情緒的方法。
家長可以嘗試於幼兒做出良好行為時多給予具體讚賞,從而增加孩子出現良好行為的動機。此外,孩子在打人或咬人後沒有任何後果需要承擔,自然未能有效制止或減少孩子打人或咬人的情況。因此,家長可以考慮制定後果讓孩子承擔,例如:當孩子出現打人或咬人的行為,後果是取消孩子喜愛的親子伴讀時間或遊戲時間,讓孩子自行承擔不當行為的後果。
幼兒年紀尚少,有時難以用言語去表達自己的需要及不滿,很容易用較直接的方式來表達,例如:咬人或打人。一至兩歲幼兒出現咬人或打人的行為其實十分常見,家長無需過份擔心,多接納孩子還未能懂得如何正確地舒發情緒,當他們感到不開心或生氣時難免會出現這些不當行為。當然孩子以咬人或打人的方式表達絕對是不能接受,建議家長可以慢慢教導孩子正確表達情緒的方法,例如:打枕頭或大聲哭出來。
家長加油呀!
以上資料由慈慧幼苗教育主任‧資深註冊社工關愷恩姑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