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布尼亞病毒並不是新的病症,早在10年前開始,在東南亞區域已經發現病例。由新布尼亞病毒導致的疾病叫做「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主要是藉蜱蟲傳染的疾病,人類因為被體內帶有新布尼亞病毒的蜱蟲叮咬,而被傳染疾病。
蜱蟲的英文叫Tick,也叫壁蝨,有很多種類,通常喜歡蟄伏在草叢、植物上或寄宿於寵物、牲畜等動物皮毛間,喜歡吸血,會傳染多種疾病;所以家裏有養寵物的話,避免帶牠們走近草叢。
大多數情況下,蜱蟲叮咬並不會讓你感覺瘙癢或者疼痛,所以很多人未必發覺被咬。而蜱蟲叮咬後也會一直附著停留在皮膚上,慢慢吸血吃食,皮膚會呈紅腫。根據蜱蟲種類和病菌種類的不同,蜱蟲需要叮咬並停留一段時間(幾分鐘到幾天)後才會令你感染該病菌。
新布尼亞病毒這個疾病會造成血管中的血小板數量下降,白血球數量下降與發燒也是主要症狀,也伴隨有全身性多臟器損傷及出血傾向等症狀。另外還可能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對於新布尼亞病毒引起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暫時沒有疫苗,也沒有專門的抗病毒藥,以症狀治療為主。如果能即時治療,大多數人治癒後的情形都相當良好。不過,最好都是預防勝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