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其實比大人更容易中暑,因為他們不善於表達,所以靠家長留意。
中暑是指人體在炎熱、濕度高或烈日下,身體無法順利排熱,造成身體的核心體溫升高。症狀是身體最初會覺得發熱,皮膚會變得乾燥、發紅,體溫也會急速上升,接著心跳和呼吸都會變快,沒有排汗,後來便出現頭暈噁心、視力模糊、神智混亂、方向感變差等。若是未及時舒緩,可能會出現脫水、休克,甚至死亡等情形。 因此氣溫愈高、激烈運動,飲水不足,都會直接導致身體的蓄熱遠遠大於散熱,容易發生中暑。
當中暑時可以做的是:
1.將患者移動到陰涼處,除去身上過多衣物。
2.搧風、吹電風扇來降低體溫。
3.若患者清醒可補充少許水分。
4. 儘快求醫。
預防方式:
1. 預防中暑最重要的就是要遠離高溫環境,若氣温高過34度,不宜户外活動。
2. 在豔陽下活動要做好防曬,遮陽可避免陽光直接曝曬到皮膚,太陽傘、大盤帽、薄長袖,就可以有效降低體感溫度。
3. 身體活動愈劇烈,新陳代謝愈快,產生熱量愈多。因此,在高溫下活動,一定要適時休息。免得體內熱量產生太多,身體未能即時順利流汗散熱,導致中暑。所以小朋友活動大約20-30分鐘,就要找遮陽處適當休息,並同時補充水分。
4. 在高溫環境下,身體藉著汗水在皮膚表面蒸發,來帶走體溫來降溫。因此,你要讓身體有足夠的原料—水,來讓身體血液循環充足,來製造夠多的汗水來降溫。如果小朋友不愛飲清水,可以加一片檸檬或橙,使水有點香味,吸引小朋友飲用。在高溫環境下活動,只要身體還有在流汗,甚至全身流汗,且還會想尿尿,且尿液顏色為透明無色或淺黃,代表小朋友身體水分充足。相反的,如果高溫環境下,一點汗都沒有,尿液顏色非常深,甚至完全沒有尿液,那代表飲水不夠,很容易會中暑。
以上提供的資料,只作參考用途!
以上資料由註冊護士整理,經香港大學名譽助理教授劉慧思醫生審批